• 介绍 首页

    姑娘她戏多嘴甜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姑娘她戏多嘴甜 第682节
      至于去了之后,机会能不能抓住,就看温子甫自己了。
      皇上理顺了,颔首道:“准了。”
      御书房里定下,旨意落到各处。
      温子甫被毕之安从顺天府“赶”了出来,让他快快回家收拾行囊,好尽快与李三揭等人启程。
      燕子胡同里,曹氏得了消息,一肚子问题来不及问,只能立刻张罗起来。
      温子甫则被桂老夫人叫了进去。
      桂老夫人定定看着这个儿子,问:“知道李大人为何要你同行吗?”
      温子甫道:“我与他合作也算默契。”
      桂老夫人摇了摇头,把自己的一番思量与温子甫点破了,末了道:“此去困难定少不了,但你要珍惜这次机会,不要辜负皇上和李大人,更不能稀里糊涂的,让人说你没有本事。”
      温子甫忙道:“儿子知道了。”
      承担了如此重担,温子甫与李三揭等人一块出发。
      路上,温子甫与李三揭道了谢。
      李三揭摇头道:“老弟啊,这事儿办得怎么样,看你,定安侯府前程似锦,老哥我呢,也能沾点儿光。”
      有私心,有考量,亦有恰到好处的帮助,这就是李三揭了。
      温子甫知他脾气,既道了谢,也不说那些虚的,只等着去灾区尽心尽力,才不辜负各方。
      一众官员紧赶慢赶,宿夜时亦没有闲着,整理现有的消息状况,思考各种方案。
      他们这些人,大部分都是从地方上摸爬滚打出来的,知道现场的情况会比折子上有限文字里的更加复杂,因而越发不敢有半点放松。
      治灾,防疫,重建,说来简单,做起来,极其困难。
      京城里,折子一日接一日的送达。
      各个衙门配合着调运物资,亦要各处加紧防范。
      水系互有连通,尽量不要让黄河的水情再影响他处。
      有小半个月,皇上每日歇不了两三个时辰,霍以骁亦跟着忙碌,有时干脆宿在御书房旁的偏殿里。
      温宴隔几天会把朱灏送过去。
      皇上抱着宝贝孙儿时,皱紧的眉头才会松开来。
      听小娃儿奶声奶气地“爷爷”、“爷爷”,皇上的疲惫都散了许多。
      尤其是,朱灏这两天刚刚学会了把“爷爷”叫作“皇爷爷”。
      皇上喜得眉飞色舞,心花怒放,浑身都有劲儿了。
      朝廷万分重视下,赈灾渐渐有了成效,地方上稳住了,百姓亦得了安置,只等大水退去之后重头再来。
      便是这个时候,折子送达京城。
      温子甫出了状况。
      他带了几个人去一偏远县城。
      那里受灾状况没有那么重,因此,前期并没有派京城来的官员下去。
      县城前水后山,地势说来简单,实则很是复杂。
      县城附近的山上,还有不少村子,百姓多多少少,受了灾情影响。
      温子甫去赈灾,没成想,山石崩塌,与临近城池的交通便断了。
      外头不知道里头状况,里头又出不来,李三揭闻讯,急得不行,又只能按部就班地施救。
      当地百姓里,有身手出众的,想法子越过山,遥遥看了远处县城,回来禀说,镇子叫山石埋了大半,里头的人,凶多吉少。
      如此要紧事儿,燕子胡同里面,自是瞒不住。
      曹氏的脸煞白煞白,脑袋里嗡嗡作响,不知道如何与桂老夫人开口。
      桂老夫人是何等精明人,岂会看不出晚辈面色不对,连着问了几遍,曹氏挨不住,老老实实说了。
      温辞担心桂老夫人身体,不住宽慰:“祖母,折子上说,那人是远远看了。
      山里水气重,雾气朦胧,他看得未必就那么清楚。
      再者,埋了一半,不还有一半未埋?
      李大人现在带着人,和地方官员们一块,加紧人手疏通被泥石埋了的官道,等路通了,消息就准了。
      父亲、父亲定能逢凶化吉。”
      桂老夫人握紧了温辞的手,下颚绷得紧紧的。
      良久,她看向曹氏,道:“你还没有辞哥儿顶事儿。”
      曹氏红着眼,没敢接话。
      第837章 番外28 哭就哭吧(完)
      桂老夫人又道:“事情出了,只能等救援,你哭是一天,撑也是一天。
      老婆子告诉你,要哭回你屋里哭去,不许去外头哭天抢地,我们定安侯府丢不起这个人!
      反正,老婆子信自己儿子。
      慧姐儿那儿,老婆子倒是不担心,姑爷会顾好她,太保也会仔仔细细与她分析状况,不叫她胡思乱想。
      你……”
      曹氏抬起头来,眼泪噙着,声音倒是稳住了:“我听您的,我慌了,但我不乱。”
      桂老夫人沉沉点头。
      等曹氏与温辞出去了,老夫人靠着引枕,捂了捂胸口。
      她何尝不慌、何尝不怕?
      她失去了长子,眼看着家中日子顺了,次子若再出事,她恐怕是顶不住了。
      可她是家中主心骨,她不能倒下。
      与温子谅出事时一样,她得是家中最坚定的那一个。
      彼时,老夫人还能把心思用在使人去京中想办法、催曹氏凑银子上,以此来缓解自己情绪,而现在,她无能为力,只能等消息。
      燕子胡同里,拜帖多了起来。
      有真心实意问候的,也有打听各种事儿的。
      大部分人,桂老夫人以身体不适推了,或是交给曹氏与周持应对,只几个关系好的,她会见一见。
      赵太保夫人也来了一趟,与他们再三保证会照顾好温慧,且温慧这几日亦还稳定,不过是胎儿老乱蹬腿,闹得她人乏了,才没有回娘家来。
      家中对赵家自是放心,也让温婧与周持一块去探望了一回,有亲近人说说话,温慧能更放松些。
      从儿媳口中得知慧姐儿没问题,曹氏才彻底安心了。
      只是,温子甫一直没有消息。
      疏通官道过程中,又接连遇着几次塌方,以至于进展缓慢。
      李三揭回回送到的折子里,都是还没有挖通。
      这般艰难的等待,等了快两旬。
      这日,温宴把朱灏送去御书房。
      吴公公来门口接小殿下,他跟着皇上熬,神色亦十分疲倦。
      有内侍远远跑来,脚步飞快。
      温宴知道,这是有急报到了,她之前过来时,也遇到了两回。
      把儿子交给吴公公,温宴原想回漱玉宫,看着那传报的内侍,忽然间心念一动,顿住了脚步。
      她有一种强烈的预感,二叔父有消息了。
      急报送进了御书房。
      温宴站在廊下,听到里头皇上振奋的声音,她的心扑通扑通直跳。
      霍以骁得知她候着,便从里头出来:“先前那人隔得远,看得不准,县城不是被埋了大半,而是全埋了。”
      温宴瞪大了眼睛。
      全埋了?
      那皇上为何振奋?
      霍以骁又道:“埋的是个空县城,里头的人都撤走了。”
      温宴握住霍以骁的胳膊,急切地问:“那我叔父呢?”
      “就是二叔父的功劳,”霍以骁道,“抵达县城后,二叔父看出了山上恐有泥石冲击下来,催促县衙门带百姓转移,还知会了几个极容易受灾的村子,所有人一起走……”
      也许是天命吧,他们挑选的转移位置躲过了涌落的泥石,安置在一处离县城很远的村子里。
      靠着衙门统筹粮食,挨过了这些天。
      期间,他们想要与外头联系,只是县城毁了,官道也断了。
      几次想派熟悉状况的人走山路出去报信,又叫后续的灾情挡住了脚步。
      直到前几日,状况稳定之后,才有几个擅行山路的壮小伙从山里把消息传了出来。
      里头一切还顺畅。
      有人在转移时受伤,但无大碍。
      当日也有不肯走的,温子甫做主,全部打晕了扛着走。
      因他是太子妃的叔父,身份不一样,他愿意全权负责,县衙门也就听了他的。
      而那些人醒来,知道县城毁了,又是后怕又是难过,对这些坚持带他们走的官员,亦心存感恩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