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科举之家有考生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科举之家有考生_分卷阅读_128
      如主考官享用一等伙食:每位每日鸡两只,猪羊肉各四斤,白米二升,老米四升,面三斤,鸡蛋八枚,菜四种,豆腐四方,油酱醋各八两,酱瓜四两,盐二两,椒一钱,蜡烛八枝,茶一两五钱。
      这些东西又怎么可能一天内都吃完?!这不吃不完的就打包带走了。
      享用二等伙食的是各房监试提调、参领、参将等,所供鸡猪羊肉及米面蜡烛等“视一等减半”,鸡蛋则少两枚,酱瓜少一两,盐、茶等各少五钱。享用三等的是一些辅助巡视的官员以及门官、医官、书办等,每日鸡一只,猪羊肉各一斤,鸡蛋四枚,米面油盐也都按等减量。
      至于对读生、誊录书手,也有米蔬供应及猪肉半斤。
      至于刻印试题的工匠,以及皂役、厨役、鼓手等,则是老米、生菜、鹽菜、豆腐。
      不过吃得最差的却要属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了,连那些工匠、厨役、皂役这些下等人都不如。
      每人一顿才一个馒头、一碗淡汤、一个素菜。
      这吃得也太差了!
      号房的环境那样差,吃得又不好,难怪每年都会有大批学子因病退出考试,更有甚的甚至客死异乡,酿成悲剧。
      如果能改善一下应试环境和吃食,就可以避免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……
      前来应试的可都是大肃未来的栋梁啊……
      少一个都是大肃的损失。
      当今天子注重科举,对国家的选人不余有力,调拨库银大肆补贴。
      可就都补贴到这些官员的口上了。
      赵鹤然不是反对官员们吃些、喝些、拿些……《尚书.洪范》中尚且说“惟辟作福,惟辟作威,惟辟玉食。”
      但是,他们吃得这么好,却给考生吃得如此差,何至如此?!
      只是,这裴敬亭这人大事从上从不行差踏错一步,但这小错却是屡屡不断……
      这样的官员让人从心底生起一种无力感……
      赵鹤然此行只为防止科场舞弊,对于这些事情也只能装做看不见,暗暗记在心里,长叹一口气,也离开了……
      再过几个时辰贡院的大门就又得打开了,他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,还有六天要过呢……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这样一场乡院无论是对官员还是应考的学子,都是一场体力、耐力、智力的严格考验,没有人能松懈。
      子时一刻,李爹三人就又起了身。
      匆匆洗漱吃过饭,拎着东西就又奔贡院而去。
      这一次,也许是因为有许多学子想要贪念多睡一会儿,此时到是没有第一场正试时排队的人多,李爹他们很顺利的就进了考场……
      过后,李爹听说除了一些生病弃考的学子之外,还有一些学子因为睡过了头,贡院下钥进不来,而在贡院门外嚎啕大哭呢……
      这个时候,住的近的好处就越发的明显了。
      对李爹而言,这第二场的考试比第一场还要艰难。
      并不是说,这二场的试卷难度增加了,相反第二场的难度并不如第一场。
      第二场为孝经论一篇、判五条、诏、诰、表各一通。
      孝经论就是以孝经命题的八股文一篇。
      判五条则是取州县案牍疑就为题,借以考察应试者的判断能力,一般的乡试第二场都会有判五条。
      诏、诰、表则是以皇帝名议发布的官方文书,有些像官场的应用文。这些都是学院教过的,并没有什么难度。
      让李爹如此痛苦的是,这第二场臭号的威力更加的可怕了,李爹戴一层口罩已经不能抵御了,足足戴了三层才能静下心来答题,李爹觉得这试卷都是一个有味道的卷子了。
      李爹有意观察了一下四周的号房,离臭号最近的四间号房,已经空了两间。
      不用问都知道是被臭号给折磨得无法前来参加考试了,倒是他对面那个还依然坚持着,甚至还弄了和李爹差不多的口罩戴着……
      见李爹看他,还十分友好的和李爹浅笑着点点头。
      两个人戴着同样怪异的捂住口鼻的口罩,倒是让内场巡视的营兵和衙役看了又看。
      第三场考试则是经史时务策五道。
      分别为诚者,天德之本而圣性之源也……
      士为四民之首。士习之淳漓,实世教风俗之所关系……
      为治莫重于得人,而论才必先于实用……
      积贮之法,筹之以素而用之以时,意至厚也……
      水利之兴,其来尚巳……
      别的题倒也罢了,可这“水利之兴,其来尚巳”倒是有几分挠到了李爹的痒痒之处。
      中华古来就是以农耕立国,让人们填饱肚子,是代代帝王的梦想。“食色性也……”、“民以食为天……”足可以见证吃食是如何的重要,它是历代帝王墨守“牧民”的准绳。而农耕又和水利息息相关……
      李爹早就对此有了些想法,这道题李爹凝神提笔,几乎是一蹴而就。
      答完这乡试的最后一道后……
      神清气爽!
      整整萦绕在身上九天的臭味,李爹都不觉得臭了。
      考完了……
      终于考完了……
      可以回家看乖女了……
      第142章
      一场乡试下来,人人狼狈, 个个瘦了几斤, 都快要脱像了。
      唯有谢越彦例外。
      这让李爹吃惊的同时,对谢越彦体格之健, 又有了新的认识。
      宋松安年纪与谢越彦相差无几,可是,这九天的考试下来, 走路人都在打晃,这体格子比起谢越彦来说差的不是一点半点……
      唉……
      要说越彦这孩子其实真不错, 学识好、人品好、体格也这么好,只可惜……
      李爹将心里的想法又压了压, 放弃在角落里。
      他和宋松安乡试一场下来, 有些亏了元气, 着实要在等放榜的这段时间好好养养, 几乎是天天都睡得昏天暗地。
      李爹和宋松安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,事实上, 几乎所有熬过乡试的考生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儿-睡觉。
      乡试结束, 无论考的好还是不好, 都与考生没有什么关系了,考生们已经可以放松下来。而这回忙得天昏地暗的换成了考官们, 要从五千份考卷中取一百人为正榜, 二十人为副榜, 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。
      工作量大这种事情就不说了, 重要的是每位考官都有自己的喜好, 尤其是在定名次的时候,四位同考官经常是吵成一团,最激烈的时候,红着眼睛,宛如斗鸡一般。
      当谁都争不赢时,就会将有争议的考卷交给两位主考官定夺。
      如果两位主考官意见一致尚好,如果两位主考官的意见都不一致,那就热闹了,往往空气中都会弥漫着一股硝烟的味道。
      比如现在。
      四位同考在堂下缩得如同鹌鹑,眼巴巴的看着堂上两位主考官唇枪舌箭,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      裴大人主持过几届乡试了,资历老、份量重,所说之话无人不遵。
      可这小赵大人可是当今圣上眼前的红人,文武双全。
      当今圣上是以马上打天下的,对于武将向来偏爱,可武定国文□□,在治国方面,当今圣上不得不倚重文臣,此时居然出了个文武全才的,又怎么可能不入了圣上的眼。
      圣上眼前的红人,那可是可以直达天听的,若是惹恼了他,在圣上眼前参上一本,他们的乌纱帽可就都不保了。
      他的话自然也是重要的。
      这个小赵大人虽然深受圣眷,可是,自从来到福州后,就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,也并不曾与他们为难。他们还以为会一直就么顺利到乡试完成呢,却没想到现在,两位主考官为了乡试解元归属问题而各执一词。
      “小赵大人,我不否认这个谢越彦才学出众,惊才绝艳,可是解元、亚元、经魁全部为丹嘉城守仁书院之考生,恐怕会引来非议,不如这三人全部压下一级,拟孔禄铭为解元,以绝众人不实之猜想……”
      裴大人语重心长的道。
      “裴大人此语不妥。为国取材,自然是材为上。什么时候要为了顾忌他人猜想而不按学识排名次了?!”
      赵鹤然完全不能理解裴大人的所思所想。
      他知道这个裴敬亭为人谨慎,不愿意行差踏错一步。
      可是,他不能为了自已的名声考虑就轻易摘掉那名学子原本该有的荣誉。
      这叫什么事?!
      赵鹤然虽为文臣,可是身上似乎还保留了武将那特有的梗直脾气,这可能也是圣上喜欢他的原因之一。
      可这个脾气可把裴敬亭给气得不轻。
      他心里的苦有谁知?!
      到时候,他拍拍屁股走了,留下面对流言蜚语的还不是他?!
      “此子尚且年轻,区区一乡试解元,他也未必放在眼中,压一压他的名次也是为他好……”,裴敬亭继续道。
      赵鹤然已经气得想骂人了。
      “乡试解元不重要?!”
      “此子是小三元出身,若是能得□□出身,必会被当今圣上所看重,官至“大学士”或“殿前行走”……”
      “如他没有这个实力也就罢了……”
      “可是他明明有这个实力,却因为你的谬论,让他错失乡试解元,那他必将与“□□”失之交臂……”
      “您断的可不是他区区解元的名头,你断的可是他的锦绣前程……”
      赵鹤然据理力争,寸步不让。
      裴敬亭自然是知道,他若免了谢越彦的解元名头,很大的可能性就如赵鹤然所说的一般,会让这名学子与“□□”错失,可那又如何?!他的名声不容许有一点污点。
      “赵大人,您可真有意思。慧眼如矩啊……您怎么知道此子日后会连中三元?!难道您会算命不成?!”
      裴敬亭皮笑肉不笑的道。